上海-上海
电话咨询律师 在线咨询律师家庭暴力的形式主要包括身体暴力、冷暴力、经济暴力、性暴力等,通常发生在有血缘、婚姻、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。而在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群体中,妇女和儿童占比最大,有些中老年人、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。家庭暴力轻则造成轻伤、身体疼痛,重则造成死亡、重伤或精神痛苦。
我国于2016 年 3 月 1 日起施《反家暴法》。反家暴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“什么是家庭暴力”。反家暴法规定,“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”均属家庭暴力。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,除了常见的暴力性质的伤害,“经常性谩骂”、“恐吓”等精神侵害行为, 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。
(一)适时分居
(二)向相关机构求助,寻找紧急庇护场所
(三)对施暴者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其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资格
(四)必要时对施暴方介入心理治疗
(五)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
(六)起诉离婚、侵权纠纷等,追究施暴方的法律责任
(七)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追究施暴方的刑事责任
家庭暴力发生率递增,但是对家庭暴力认定率却很低,主要原因在于原告举证难,进而导致法官认定难。原告举证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:一是原告没有保存和固定证据;二是证据效力瑕疵;三是因涉及隐私等个中原因使得原告难以举证。因此,如果您遭受了家庭暴力,以下几项证据,必须掌握!
一、伤情照片:受伤后及时照,照受伤部位的同时,要照脸,以证明关联性
二、诊疗记录:及时就诊,包括医疗本、诊断证明、医疗报告、住院病历等
三、报警记录、警察记录、伤情鉴定报告、告诫书等
1. 报警尽量打“110”报警,而不是打派出所的电话号码。因为110报警会有报警记录留存,而打派出所电话往往没有报警记录
2. 要记录出警人员的联系方式,方便将来调取证据
3. 如果当时无法报警,事后应及时报警
4. 必要时可要求警察给双方做笔录,依程序进行伤情鉴定、出具告诫书等
5. 家庭暴力受害人不方便报警时,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
四、保证书:施暴方道歉时,要求其本人书写,可留存备用
五、证人证言:受害人应积极寻求亲友帮助,知情人将来可作为证人作证
六、录音录像:可事先准备,也可在暴力发生时尽量逃往有摄像头的公共场所
七、相关机构证明:受害人可以求助居(村)委会、对方用人单位、妇联、学校等机构
律师提醒:
任何家庭都可能存在家暴,受害人应当及时向外界求助,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!